都说骑马的人更容易有饥饿感,可王瑾仪却觉得奇怪,从浔南县出发直到太阳西斜,自已没有任何饿了的感觉,反倒是有种急于赶路的急迫感。
风妹紧紧跟随着小姐,发疯似的已经跑了三个多时辰了,即使人不歇,马也得歇歇了,可看小姐没有任何休息的意思。
风妹马上加鞭超过王瑾仪,调转马头,高喊:“小姐,小姐!”
王瑾仪慢慢拉紧缰绳,缓缓停下“怎么了?”
“小姐,人不歇,马得歇了,否则这马可坚持不了多久……”
哎!光想着排遣心里的后怕,只想尽快离开浔南县城,跑的越远越好,这?
“我们跑了多久了,现在大概是什么时辰了?”
风妹看了眼山坡上的树,又看了看树影“现在恐怕是申时了,我们得提前找好落脚的地方,晚上别再赶路了!”
听风妹一提醒,王瑾仪把刚刚随风飘散的昨天晚上的记忆,一下又全部都想起来了。
呸!用力吐了一口,王瑾仪觉得昨晚的晦气似乎被自已吐出来了,心里稍稍轻松了一些。
“好!歇歇!”
“小姐,你别下马,你从没骑过马,突然跑这么远全凭一股心气,一旦下马就再也没力气走了。”
“我现在觉得还可以,那咱们慢慢往前溜达着,看见村子就停下来,明天再走。”
“小姐你看!”
说着风妹抬起马鞭随手指向山坡下,“小姐,过了这道山梁,看,那里有炊烟!我们今天就早点找地方住下!”
跑了几天路,王瑾仪现在清楚,看到和走到是两个概念,什么叫望山跑死马,就是看着近实际上远着那!
这看着就在山脚下的村子,跑起来真也不近。
“还能有多远?”
“看着有个二十多里!”
“你带路吧!”
“小姐跟上我。”
说完话,风妹把马一带,双腿一磕,马儿聪明的向着坡下的村子跑了,王瑾仪在后面想如法炮制,刚一使劲,双腿内侧一阵丝丝的痛意袭来。
刚刚这一路,自已太过专注于昨夜的情绪,身体不舒服一点没感觉到,这刚一分散注意力,身体就给自已提意见了!
王瑾仪双腿放松,轻拍马背,马儿轻快地跟着往山梁下跑去!
一个时辰后,炊烟袅袅的村子在山脚下不远处,看到了全貌。
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院落,在炊烟和雾气里,被落日的余晖暖暖地笼罩着。
“小姐,你看那边有棵大树,还有块石碑。”
王瑾仪顺眼望去,临近村口有棵巨大的古树,石碑上刻着南山村。
一位老者见两个少年下马往村子里走来,上前询问:“两位小哥,可是寻人?”
“老仗,我们兄弟俩路过此地,想要借住一宿可方便嘛?”
“村子偏僻很少有外人来,你们可以沿着这条小路到祠堂边的一个大院子去问问族长。”
“村里都是姓什么的人家?”
“我们这里有一个大姓姓谢,还有一些后来的人家。”
主仆两人随老仗进村,狗吠从深巷中传来,鸡鸣和喧闹不时响起。
阡陌间斜阳下晚归的农人,牛背上嬉笑打闹的牧童,和每家飘出的柴草燃烧的味道,温暖人心的烟火气扑面而来。
老人引着两人来到村子中央的宗祠前,这是个传统的歇山顶,飞檐木建筑,外面院墙青砖高筑,大门紧闭。
宗祠外宽阔广场上,古树繁茂,与古老的宗祠,相伴相生。
王瑾仪这个现代灵魂饶有兴趣地驻足,多看了两眼,风妹赶紧拉了拉小姐,正让老者回头看到“嗯,小哥是个念德感恩的人,要知道凡对宗祠有感情的人,大多是会感恩的人……”
老人絮絮叨叨开始讲村子里各家后生,为了修宗祠如何出力,都到了一户大院子门前还没说完,风妹咳了咳,打断老人的故事,试探着问:“这里就是?”
“这就是南山村谢氏族长家了,去问问吧!我走了。”
说完老人自顾自地往村口走去,王瑾仪深深一礼,还没等抬头,院门推开了。
“主家,安好。”
一个年轻的妇人笑着推门,好奇地看着两个陌生人,听了问安心生好感。
王瑾仪拱了拱手:“我兄弟二人路过此地欲借宿一晚,不知主家可方便?”
妇人看了看,两个年轻人还拉着两匹马,问道:“只是你两位吗?”
院子里一位老妇人跟了上来,一见清秀的年轻人带着个极其标志的少年,心下喜欢,“二人住多久?”
王瑾仪一听这是同意住下了,赶紧又给老妇人行礼“借住一夜,要麻烦在这里用晚饭,再给马也喂一下,麻烦主家了。”
“不麻烦不麻烦,请随老妪来。”
先头的年轻妇人开了门,老妇人引着两人进院子,风妹随着年轻女子去了后院,老妇人引着王瑾仪往西侧小跨院走:“家中简陋,客人莫嫌弃。”
王瑾仪左右打量着规整的小院,两间卧房不大,家具只有一床一柜,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。
看她眼神落在床上,老妇人忙道:“客人放心,被褥都是洗过的干净的,你们兄弟二人可以放心住。”
“屋子收拾的真干净,我们不挑,不知主家收多少钱一宿?”
老妇人笑了道:“有眼光,我只收七文钱一宿如何?你们吃食和我家里人一样就每人收一文钱,你们还有两匹马,需要草料再加一文,如果需要加精料再加一文,小公子你看如何?”
“婆婆就是二十文?”
“不,不是,是十八文。”
王瑾仪为老妇人的真诚淳朴而表示感谢“多谢主家。”
老妇人一愣, 不解的望着这个漂亮的少年。两人明明正在议价,少年突然的感谢,让老妇人摸不着头脑。
王瑾仪继续拜托道:“我兄弟二人明日辰时出发,请给我们提前准备好早饭,我们要早些上路。再给我们备些路上的干粮,可以一并算在住宿费用之中。”
老妇人听了应道:“这样就算二位在我家中用了三餐,就是每人三文,两人六文,都加到住宿之中,一共就是二十二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