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当了家臣却连“氏”都没有人,讲实话就是地位不怎么高的一类,要不然当某家族的“家大夫”其实也能享有食邑。
楼令只是保持微笑,再点了点头。
他们并没有什么话题能聊,后面也就干站着,等候向导过来。
等了大约两刻钟,十来人出现在楼令的面前。
为首的人先自我介绍,说是叫郤超,他们十二人便是家族安排给楼令的向导。
“足下随行的人有多少?带来了多少马匹和车架,有多少储备的粮食,绳索、皮囊……”郤超的话就一个意思,出远门没有那么简单,该做好所有能够做到的准备。
楼令一听郤超说那些,多少感觉到靠谱。
可不是嘛!
任何时代出门都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,免得到了需要的时候各种没有。
在现代,只要不是去了无人区,起码还能够花钱买所缺的物品。
在春秋中期?更多的时候是属于有钱没地方花。
楼令也就说道:“先回‘楼’地,一应准备就绪之后,我们再启程?”
郤超得到的命令是给楼令当向导,自然是遵从楼令的意见了。
刚魂穿过来的那会,楼令为了智罃履行承诺会干着急,怕的就是别人只是说说而已,东西并不一定能到手。
国君以及众贵族说要赠予人口或物资,他们是在那种场合下说出来,甭管送来的时间快或慢,没有任何一个人会食言。
楼令尽管暂时没有收到任何人口或物资,心态却跟刚魂穿过来那会变得不一样,带着轻松的心情往“楼”地赶。
耗时二十一天,楼令回到家中。
“搬家?搬去哪里?”师嬴已经知道楼令获得‘下大夫’的爵位,欣喜和激动难免,听说要搬家更为关注。
“那个地方叫‘平陵’,我们要是不喜欢也能改。”楼令已经知道自己的封领叫什么名字了。
按照习俗的话,楼令已经有自己的“氏”了,就叫:平陵氏。
如果楼令不改地名,以后人们对他的称呼就是:平陵令。
不得不说的是,春秋时期的人对“平陵令”这个称呼会觉得正常,其余时期……例如两汉之后的人,他们听到“平陵令”一定会以为是个官职。
师嬴关注起了其它事情,问道:“什么时候搬?”
这个问题也是楼令必须正视的一件事情。
楼令现在无法给出答案,肯定是要先去封领亲眼瞧一瞧看一看,才能正式将一切章程定下来。
楼令并不打算将“氏”改掉,一是习惯了“楼”这个“氏”了,二来是现代的时候听过姓楼,真不知道有平陵这个姓。
复姓?讲真话,不是古典武侠小说,哪来的那么多复姓,尤其复姓要么是源自胡人,例如慕容、欧阳这两个,不然就是历史留下污名的司马这一家。
“没有魂穿之前,我出过最远的门也是在省内,相隔不过三百来公里,一次出省的经历都没有。”
“倒是魂穿之后,光是三百公里以上的来回就走了四次。”
“这一次,从‘楼’去‘平陵’,听说单程就要走七百来里。春秋时代的一里是多少米来着?”
别笑话楼令无知,不知道春秋时代的一里是现代的多少米。
诸夏的朝代太多,很多朝代的长度单位名称可能一样,实际上的长度则是不一样的。
例如“丈”这个长度单位,它在殷商时期是一米七左右,所谓的“丈夫”便是在殷商时期出现,当时的男性平均身高约一米七,故有“丈夫”之称;往后的时代,从周朝到明清,一丈基本都在两米以上,最多的还定位为三米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