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的一“里”约是现代的三百米,以这个单位来换算的话,楼令从“楼”地出发,抵达自己刚刚获得的封领,要走至少两百一十公里的路程。
如果是在代步工具非常发达的时代,两百一十公里顶多就是花上数个小时,一天来回三四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现在?楼令很清楚单程走上二十五天能抵达都算有效率,花费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,真心不要觉得有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。
“能不能带我一块去啊?”娃姒满脸的央求。
家里唯一的男人获得了“下大夫”的爵位,整个家族从各方各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,说现实点就是跟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变得不一样了。
有了“下大夫”的爵位,获得了封地的赏赐,其余堂或表的亲戚都欣喜若狂,何况是能够直接受到影响的师嬴和娃姒呢?
说到表的那些亲戚,楼令之前一个都没有见到,等自己成为一名“下大夫”之后,呼啦啦来了一大群。
他们过来就一个意思,侄子/表弟/表哥发达了,想要抱粗大腿。
真的,他们直接将那种意思表达出来,可不是明明想要获得庇护,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,话却是说成来帮衬楼令。
因为原身母亲的亲人说得那样直白,反倒让楼令有了不少好感,愿意接纳他们进入自己的家族。
其实,楼令的脑子很清醒,直系血缘的亲人就那么多,家里的摊子却膨胀得太过,肯定是管不过来的。
当前的时代讲究的就是任人唯亲,没得选才会任用外人。不这么做就是异类,不止亲族要背弃,外人也不会理解。
所以,母亲的娘家人愿意投靠过来,无疑对楼令是一件好事,起码互相之间有一层关系在。
至于亲戚窃取家主的权力?类似的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例子,甚至连小宗代大宗都发生过不止一次。
问题在于当前讲究任人唯亲,明明有亲人可以任用却大肆使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,乃至于将大权交给外人,家族不用其他人来针对,自己就要四分五裂了。
师嬴的娘家没有“氏”,他们的成份跟之前的老楼家差不多,居住地则是在“南屈”这个地方。
所幸的是,目前“南屈”是郤氏的管辖地,他们投奔到楼令治下,顶多就是算在郤氏赠送楼令的人口份额之内。
若是他们不在郤氏治下,偏偏又要投奔到楼令的家族?起码楼令要给予当地贵族补偿,事情严重则是起纠纷,后面闹到以武力的方式解决。
“光去就要走七百来里的路程。我也是第一次去,不知道沿途怎么样,到了之后又要面临什么情况,你……”楼令想说‘别添乱了’之类,话却是不好听,只能重新咽回去。
在家国天下的时代,给家族添乱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,尤其是话从一家之主嘴巴里讲出来。
“姊等下一次,好不好?”楼令是真将娃姒当成了姐姐。
娃姒沉默了一下下,抿了抿嘴唇,低声说道:“好吧……”
其实,娃姒也知道那样不对,只是情绪过于激动,一时间无法控制行为而已。
等待楼令准备就绪,队伍也就出发了。
他们当然不是直接往北,其实就是先往南,途经“北屈”和“南屈”两地,再走韩氏和旬氏的封地,一直到汾水边上才停下来进行休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