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迷茫
萧冉想着如果没有目标的话,那就过好当下。
萧冉在炕上没躺多久,就听见院子外面大门的敲门声。
蒋立舟一进门,看见萧冉脸上红扑扑的,一侧的脸颊上还有点压痕,笑着打趣:“这大白天睡觉啦?”
“没有!姐就是躺躺!看看这自已的炕和宿舍哪里舒服一点。”萧冉回答得理直气壮。
“咱们晚上吃什么啊?回学校吃就太晚啦,不然在家吃了再走?”
“吃了再走也暖和点。”萧冉带着蒋立舟往厨房走去。
蒋立舟有点甜蜜,难道冉冉给自已做了晚饭?
想着这,他把手上的苹果掂了掂,“给你带了点苹果,京城天气干燥,吃点水果舒服点。”
萧冉道了谢,顺手就把厨房打开了。
她没错过蒋立舟刚才惊喜的眼神,估计是以为自已给他做饭了。
“铛铛铛——准备好东西了,就差你动手做饭啦!”萧冉俏皮地振臂一挥,把厨房的东西展示给了蒋立舟。
蒋立舟宠溺地摸摸萧冉的头顶,无奈笑了笑,边走还边挽起袖子。
边走还边念叨:“咱们晚上吃拌面?就差切个黄瓜和煮面条啦。”
“这酱是你刚才做好的?最累的熬酱的活你都干完啦,下次提前跟我说,我做的炸酱也不错。”
蒋立舟起锅烧水,等水开了把面条下下,就去洗黄瓜切丝。
等面条煮好后,他拿出一个托盘,把两碗面条和一碗黄瓜丝和一碗酱都放在上面。
又回头往锅里面添了一锅水,确定了灶膛里的火都灭了才端起托盘,招呼萧冉进正屋吃饭。
“这酱好吃吧?”萧冉看蒋立舟吃得很香,“我做的!”虽然是半成品,但也是自已做的!
“好吃!我家冉冉太厉害了!”蒋立舟看着萧冉这自得的可爱小模样,眼睛亮亮的,突然就觉得自已喉咙有点干。
“我还做了三瓶,你和闻爷爷一人一瓶,在学校可以就着饭吃。”
吃完饭蒋立舟去洗碗和收拾厨房,萧冉进屋去换衣服,顺便装上两兜水果,就是梨、橘子和几个猕猴桃,苹果蒋立舟带了,就不拿了。
现在的反季水果很少,所以只能拿出一些冬天常见的水果了。
两个人回了学校已经是八点多了,两个人又投入了一周的学习。能考进这个学校的人都不简单,很多人都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拼命地充实自已。
就是有几个上了大学就不怎么学习的,那也是有自已明确目标的。
等上了大学,看见这个年代的老师学生,那一心想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样子,她有点迷茫。
她的空间虽然有很多物资和书籍,可是能在商场售卖的图书也不会是多高深的,又不是图书馆,能有多少机密的资料。
而物资呢,几乎都是日用品,也就是无人机电脑电源这类,对国家的强大有点用处。
空间也不可能有像是火箭导弹之类的强国武器。
她很迷茫,觉得之前自已在机械厂还沾沾自喜,觉得自已很厉害。
这种自已无能为力的情绪侵蚀着她的生活,让她经常失眠睡不着。
天渐渐暖和了,萧冉和蒋立舟已经两周没回家了。
这周末准备回家,等蒋立舟来找萧冉的时候,就看见萧冉面容憔悴,人也瘦了。蒋立舟都觉得萧冉生病了,拉着她就要去医院。
萧冉好不容易才打消他送自已去医院的想法,坐上自行车后座回家。
一路上蒋立舟时不时回头,看见萧冉还是一副没什么精神的样子,有点担心。
因为闻老爷子在学校宿舍没回家,所以两个人直接去了萧冉的房子。
“晚饭吃什么?我给你做。”蒋立舟目光担心的看着萧冉。
“随便都行,别太麻烦就行。”说到吃的,萧冉也没有什么兴趣。
“那咱们就去集市看看都有什么吧。”
两个人回了家,蒋立舟把刚才买的草莓洗了,让萧冉在客厅坐着先吃,他去做晚饭。
蒋立舟把刚才大爷给挑的鱼清理干净,起油锅,下入姜片,油热了再把鱼轻轻滑入锅里。
等煎到两面金黄的时候,再加入热水,炖个奶白鱼汤。
因为家里没有煤炉,只有传统烧火灶,两个灶口。所以米饭就用蒸的,在鱼汤上面架上蒸架一起蒸。
蒋立舟在另外一边的灶上炒上两个快手菜,半个小时以后,两菜一汤一米饭就做好了。
“冉冉,吃饭啦~”蒋立舟在厨房招呼萧冉。
“好的!”萧冉在院子里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,一进厨房就对着蒋立舟大夸特夸。
“你拿上筷子和勺子,其他我来,别烫着你了。”蒋立舟制止了萧冉想端托盘的手,用眼神示意萧冉餐具在那里。
一盘辣椒炒腊肉,一盘韭菜香干,一盆米饭,一盆鱼汤,看着就很有食欲。
萧冉这好多天了终于感觉到自已饿了,肚子咕咕咕的响了起来。
蒋立舟盛了一碗鱼汤递给萧冉:“先喝点汤,别烫着。”
一顿饭萧冉吃的很满足,这种柴火灶做饭有种锅气,蒋立舟厨艺也好。
饭后,萧冉收拾碗筷,要去厨房里面洗碗,蒋立舟接过她手里的盆碗,“我来洗,碗油腻腻的,要是想帮忙的话,那下次那就洗菜吧。”
蒋立舟在厨房洗碗,萧冉就站在旁边陪着他聊天。
说着说着,就说到了萧冉最近的情况,萧冉纠结了一下,就把自已的迷茫说了。
“你说,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已有办法帮助国家,可是后来又发现自已的能力不足,起不了多大作用,那她应该怎么办?”
两个人在小小的厨房里面说着话,傍晚的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两个人的脸上。
“一人计短,两人计长。”
“对一个人来讲,很复杂的事情,对于一整个国家来讲,就很简单了。”
“而且,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,一个微小的事物变化,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显著差异。”
“每一个微小的进步,也能由量变到质变。”
萧冉茅塞顿开,是啊,这不就是蝴蝶效应么,1961年的时候爱德华·洛伦兹发现了这种不确定性,一开始用“海鸥效应”来形容的,后来才改成了更富诗意的“蝴蝶效应”。
虽然她觉得没有办法做出大的贡献,但是比如新能源电池的发明是不是能带动别的发展?
就像是5G一开始的诞生,谁能知道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各种直播和短视频的诞生?
她想不到的未来,就把它交给时间。
她把东西交给国家,它有什么作用,对国家强大有什么影响都交给时间来描写。
想明白这些她就释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