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水,营帐中仅燃着一盏昏暗的烛火,映得秦墨的面容沉静而凝重。方戈快步走进,低声汇报:“将军,监军大人传信过来,要求明日由增援军先行巡查东部的隘口。他们打算全面接管隘口防御,以替您分忧。”
秦墨冷哼一声,眼底掠过一丝冷意:“‘替我分忧’?这是想绕开我,逐步掌控边疆之地。”
方戈面色一凝,低声道:“将军,属下已暗中布置数人,随时监视增援军的动向。他们若有异动,我们定能及时察觉。”
秦墨点头,语气平静却带着坚定:“方戈,防范是必要的,但切勿轻举妄动。监军既然如此迫不及待,我们不妨静观其变,看看他们接下来还有什么手段。”
方戈听后微微躬身,眼中闪烁着钦佩之意:“将军英明,属下定谨遵指示。”
秦墨凝视着方戈,沉声道:“这些日子以来,你对我的忠诚我心中明白。但如今局势复杂,边疆不稳,朝中风云变幻。若有一日,朝廷要对我不利,你愿意站在何方?”
方戈一怔,片刻后坚定地跪下,声音低沉而铿锵:“将军,属下誓死追随,不论风雨,不改此心!”
秦墨的眼神微微一软,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:“有你这份心意,我足矣。只是此路艰难,随我一同走下去的确要承受更多。希望到那一刻,你依旧无悔。”
方戈眼神坚定地看着秦墨,重重地点头:“属下无悔!”
第二天清晨,监军的队伍已在营地集结,准备前往隘口巡查。监军领头的是一位年轻的将领,神情傲慢,对秦墨抱拳道:“秦将军,我们奉旨行事,望将军理解。”
秦墨淡淡一笑,掩去眼中的不悦,平静地答道:“自然。既是奉旨行事,本将无可推诿。若有需要帮助之处,尽管吩咐。”
年轻将领轻蔑地一笑,似乎对秦墨的淡然不以为意,挥手示意随行的士兵们继续前行。他一边走,一边刻意高声对同伴道:“秦将军虽居边疆多年,但军务大权仍需回归朝廷。这等重地,如今也该由皇命之人来镇守。”
方戈站在一旁,拳头微微握紧,忍不住低声嘀咕:“此人竟敢如此不敬!”
秦墨淡然一笑,安抚方戈道:“言多必失,他们不过是纸上谈兵。且看他们能有几分能耐。”
几日后,秦墨接到密报,监军私下召集增援军中的几名将领商议,不断试图架空秦墨的指挥权。同时,增援军已在隘口布置新的防御,但布局粗糙且疏漏频出,敌军若再次来袭,极易被突破。
秦墨决心暗中布置,一边稳住监军,一边调配精锐将士守卫最重要的几个要塞。他唤来方戈,低声吩咐:“他们的布防既已成型,我们便不去直接干涉,但必得布置些暗哨,以防万一。”
方戈点头称是,脸色有些沉重:“将军,若监军发现我们的布置,会不会以此为由对您不利?”
秦墨微微一笑,眼神沉静如水:“有备无患,权谋之术在于隐忍。只要确保边疆安稳,他们便无话可说。”
夜幕降临,秦墨亲自带着方戈等数人,悄然巡视各要塞防线,检查布防。一路上,秦墨细致地指点改进,方戈暗自佩服不已。他终于明白,秦墨并非不知监军的意图,而是早已胸有成竹,以静制动。
在返回营地的路上,方戈忍不住低声道:“将军,这样的朝堂博弈,属下虽难参透,但只愿助您一臂之力,护您周全。”
秦墨轻轻一叹,眼神中露出一丝复杂:“我自知前路荆棘满布,只盼能护大唐无虞,也足够了。”
方戈听闻此言,心中顿感豪情,仿佛忠诚之心更加坚定。他默默地立下誓言:无论前路如何艰险,生死与共,誓死不离!
清晨,秦墨收到前线探子的急报:敌军主力突然进攻东部隘口,意图突破防线。秦墨立即下令整顿兵马,亲自率军前往支援。他深知,若隘口一失,后果不堪设想。
然而,当他率军赶到隘口,发现增援军早已混乱不堪,防线岌岌可危。监军脸色苍白,连忙上前向秦墨求助:“秦将军,敌军来势汹汹,我们人手不足,请您速速支援!”
秦墨冷冷地看了他一眼,迅速下令方戈率部将士补上缺口,自已亲自带人稳固阵线。经过数小时的鏖战,终于将敌军击退。
战斗结束后,监军面露惭愧,低声道:“秦将军,此次多亏您援助,否则隘口恐怕难保。”
秦墨淡淡答道:“身为守边将领,职责所在。只是此地防线薄弱,仍需巩固,切勿大意。”
监军默然不语,显然已意识到自已的轻率与不足。
回到营地,方戈忍不住低声道:“将军,这些监军不但无能,还屡屡拖后腿,简直不堪重任!”
秦墨轻轻一叹:“朝廷派人前来,意在制衡,非关军能与否。只要边疆稳固,这些人再如何作祟,也不过是一时风浪。”
方戈望着秦墨冷静坚毅的面容,愈发坚定自已的选择。他暗暗下定决心:无论朝堂之争多么诡谲,他会永远站在秦墨一边,为大唐边疆的安定而战!